以创造生命的真主之名
以创造语言的至睿的真主之名。
真主爱怜众生,引导世人,
真主宽恕人过,心怀怜悯。
信徒若离开真主的门槛向别处走去,
到哪里也寻求不到关怀与荫庇。
亲爱的听众朋友们, 您现在收听的是萨迪诗篇专题节目,希望您能继续收听我们的节目内容。
如若明智,你应注重修养内心,
躯身终会腐烂,内心善果永存。
为人没有知识不敬主行善,
空有一副躯壳,毫无价值可言。
有的人在地下永得安宁,
他赋予百姓生活富裕与安宁。
趁有生之年为自己多多行善,
死后亲人行善会吝惜财产。
如若你不想有朝一日内心不安,
切记把流离失所之人记在心间。
趁今日慷慨施舍财产金银,
明天,库门钥匙怕已不在你身。
要凭自己的善行渐渐积累功德,
幸福的辞世而去修成正果。
以上您听到的是《果园》第二章善行章的部分前言。对他人行善是伊斯兰教、伊斯兰的先驱、宗教领袖、穆斯林思想家所一致强调的问题之一。真主在《古兰经》当中也一再强调这一问题。除了在《果园》的第二章讲述行善,而且在其他诗篇中也见缝插针,间接的通过故事讲到行善的问题。通过这种方式来教育人。
在《果园》中有一段故事讲的是在人危难时刻伸手相助的内容。主人公阿布杜·阿齐兹非常乐善好施。在自己危难的时候还帮助需要帮助的穷苦之人。
一位博学多闻的人叙述了
伊本·阿布杜勒·阿齐兹的故事,
说他有枚戒指嵌着一颗宝石,
是稀世珍宝,价值无人得知。
当夜幕降临一片天昏地暗,
宝石霞光照耀如同白昼一样。
突然一年遭到了一场干旱,
人们满月的面庞瘦成月牙儿弯弯。
干旱之年不期而遇,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,一个个饥寒交迫。许多人因此而丧命。这位善人看到人们如此的情况,便下令将无价的戒指卖掉,赈济穷人。
当他看到民情不稳,酝酿着动乱,
他内心也预感到阵阵不安。
如若看到别人吞服毒药送命,
自己怎么忍心把清水饮下喉咙?
于是他下令把戒指变卖银钱,
用钱去供给流浪汉和孤儿进餐。
那笔钱施舍给贫苦的人们,
七天花销便把钱悉数用尽。
阿布杜·阿齐兹的亲朋好友指责他将价值连城的戒指卖掉。他回答道: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是一种恶劣的现象。
于是众人纷纷开口将他责备,
说这样宝物卖掉再也无法收回。
听说未曾讲话他先落下滴滴泪水,
热泪似烛油顺腮边下垂:
â当金城百姓因贫困而痛苦难捱,
国王的金银珠宝也失去光彩。
我的戒指可以不用宝石镶嵌,
但民众心头可不应镶嵌上愁烦。
应该关心普通男女的幸福安乐,
而不应终日沉溺于犬马声色。
贤明正直的人从不以别人的痛苦,
去换取自己个人的欢乐幸福。â
亲爱的听众朋友们,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至此结束,谢谢大家的收听,下次节目再会。